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中心简介  专家介绍  新闻动态  心理导航  学术园地  心理电影  网络咨询  心苑杂谈  联系我们 
  中心简介
  三门峡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是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由市政府搭建平台,市文明办牵头,依托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整合社会有效资源而建立的为全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中心宗旨:加强未成...
  专家介绍
郅利聪简介
郅利聪,心理学硕士,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催眠治疗师级沙盘治疗师。现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 三门峡市未成年人心... [详细]
  友情链接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学术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园地>>正文
 
为什么大家难以接受,好人也会遭遇不幸?|责怪受害者的5个原因
2023-11-01 10:33   壹心理
为什么大家难以接受,好人也会遭遇不幸?|责怪受害者的5个原因-心理学文章-壹心理
作者:朱莉安娜·布赖内斯(Juliana Breines)博士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Yomi(199)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校对团队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成晨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人们有时会指责犯罪等负面事件的受害者,也有人认为他们一定是罪有应得或自作自受。


举个例子,如果有女性遭遇侵害,人们可能会指责是因为她衣着暴露,或故意要夜间出行,却不会谴责施暴者为何要施暴。


这种反应似乎有些冷酷无情,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表明,可能有多种原因,下面介绍五种可能:


01

他们感到不安,希望有更多安全感


看到别人遭受不公的伤害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安:


如果可怕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那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种想法着实扰人心弦,为了避免产生不安,我们可能会告诉自己,受害者一定是做错了什么,我们只要不那么做,就会安全。


研究人员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相信世界是公正的”。


这是一种防御机制,根源在于世界不断变化、充斥不公,而人们希望感到事情是可控的、未来是可以预测的。


02

他们希望在道义上与受害者保持距离


只是将受害者与犯罪或不端行为联系起来,也可能会导致将受害者污名化,或对其加以指责。


人们可能会主动与整个令人不安的事件保持距离,包括与不需为此负责的人保持距离。


研究人员发现,更强调忠诚、服从、纯洁等价值观的人更可能与受害者保持距离:


一系列研究发现,具有这些价值观的人倾向于认为,受害者受到了抢劫或性侵犯罪行的“污染”。


03

他们更同情施暴者


设身处地为受害者着想,试着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可以不那么容易指责他们。


例如,我们可能更能理解他们为什么没有反击或立即报告事件。


可惜的是,同情受害者并非总是默认选项,如果人们与施暴者有更多相似之处,或在某种程度上更能产生共鸣,同情的对象就成了施暴者而非受害者。


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情景模拟,并请不同性别的人参与试验。


结果发现,参与者如与假设情景中与施暴者性别相同,就更容易对施暴者产生同情和怜悯,进而认为受害者应当承担更多责任。


文化背景研究也有类似的发现。


研究人员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希望看到自己的“同类”(其实心中是希望看到自己)有着正面形象


04

他们将受害者物化


受害者的形象有时会被物化,相关报道中图像和信息聚焦他们的外表和衣着,似乎身体特征可以解释或证明攻击行为是合理的。


研究发现,此类非人化的描述会导致人们认为受害者没有能力承受痛苦,也不值得关注,受害者从而更可能遭受指责。


例如,一项研究中,所有参与者阅读了对同一件性侵犯案件的描述,但一组参与者先看到了女性受害者穿着泳衣的物化形象,另一组参与者阅读的材料则对该女性物化程度较低。


相较而言,被试如先看到女性物化形象,更可能说是她穿着随意,引诱了犯罪者。


05

他们性格阴暗


最近的研究表明,有些人不仅更可能指责受害者,而且似乎乐在其中。


有些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虐待狂”量表中得分较高,他们在面对生病受伤、被网络暴徒当作攻击的目标、性侵犯、歧视等一系列假设的或真实的困境时,更可能感受到快乐、兴奋和愉悦等亢奋的情绪。


同时,他们帮助他人的积极性也较低,更有可能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受害者。


其他研究发现,即使是虐待狂程度不高的人,有时也会以他人的痛苦为乐;若嫉妒他人或将其视为竞争对手,情况尤为糟糕。


无论是出于恐惧、缺乏同情心还是其他因素,对受害者的指责往往以羞辱、诋毁受害者的形式体现,不仅受害者会更加痛苦,而且会减轻施暴者的责任,进而出现更多有害行为。


尽管对受害者的指责普遍存在且难以消除,但发觉并质疑各种形式的指责,这才是令“受害者有罪论”逐渐减少的最好打开方式。


作者简介:朱莉安娜·布赖内斯(Juliana Breines)博士,社会与健康心理学家,研究领域包括自我同情与压力反应、行为改变、身体形象间的关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原作者名:朱莉安娜·布赖内斯博士

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3982183609  邮编:472000 豫ICP备06007557号
版权所有 © 三门峡市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崤山西路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