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我省在押未成年犯这一群体的调查,记者发现,其中的多数人在犯罪前就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正是因为这些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妥善解决,在某些因素的诱发下,使他们一步步走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记者把经过调查分析得出的几种比较普遍的心理现象撰写出来,希望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都能给予关注和重视。
一、矛盾心理
未成年人因为正处于心理、生理迅速成长发展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极强。特别是近年来,未成年人出现了生理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明显滞后的现象。他们有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但在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还需要家长、教师的帮助指导,而性机能的逐渐成熟,又使他们与家长、老师产生了距离感,不愿让人干预,这就是独立愿望和信赖习惯并存的矛盾。在这个时期,他们还存在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缺乏艰苦劳动意志而形成的欲望与意志力薄弱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互相交织,加之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未成年人心理上明显呈现出不稳定、多变化、动荡的特点。这段时期如果不能对青少年做出正确引导,容易使其形成不良性格,严重的就会走上犯罪道路。
二、逆反心理
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未成年人的认知产生偏差。未成年人在心理上缺乏准备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消化不良”,产生信仰危机和逆反心理,有的甚至不惜以身试法,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三、模仿心理
未成年人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未成年人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还要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不小心就容易因为模仿走上犯罪道路。
四、义气心理
“为朋友赴汤蹈火,为哥们儿两肋插刀”的心态在未成年人犯罪中尤为多见。时下,一些媒体为迎合未成年人的口味,往往不惜重墨,不加节制地去渲染、刻画一些暴力、恐怖场面,大力宣扬哥们儿义气,而这些场面会给未成年人留下深刻印象。“哥们儿义气”极易被未成年人视作做人的根本标准,他们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类的道德标准不屑一顾,为了狭隘的感情而走上犯罪道路,从而遗恨终生。
五、报复心理
情感波动是未成年人时期的一大心理特征,如果引导教育得当,他们就会见义勇为、公而忘私,引导不好,则可能违法乱纪,还自以为是“英雄壮举”。比如某中学一个女生与男同学发生冲突,男生给了她一巴掌。一气之下,这个女生回家拿来菜刀,回到学校砍了男生两刀,当场将那位男生砍成重伤。强烈的报复心理使她失去了理智,也给两位花季少年今后的生活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六、利己心理及不良性意识
利己心理是未成年人犯罪中较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尤其在独生子女中更为常见。不少独生子女惟我独尊,他们会采取种种手段以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从青春期开始的逐渐性成熟以及性意识的增强必然使未成年人关注异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引导他们形成良好、正常的性道德观念,再加上受到各种暴力、色情文化的不良影响,就有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
七、攀比心理
一起上学、玩耍的伙伴中,有人吃穿用全是名牌,有人就会自惭形秽。未成年人经济尚未独立,社会上的高消费刺激着未成年人潜在的虚荣心。而爱炫耀、重交际的未成年人就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将自己眼前的窘境归咎于社会。在不正常心理的驱使下,他们往往会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以满足物质方面的欲望。
(本报记者 张涤 实习生 王媛)